新闻动态


非遗文化进校园 无锡纸马工作室成立
发布作者:秘书处发布时间:2022-05-31浏览次数:792

非遗文化进校园无锡纸马工作室,无锡纸马作为无锡地区广泛运用于人们传统民俗祈福生活的一种纸质神像,始于唐代,至明代时制作技艺趋于成熟,至清代达到鼎盛,无锡门神清朝曾作为贡品上贡至北京。2007年无锡纸马被列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14日我院邀请到无锡纸马非遗传承人陶晓梦老师为师生们讲述了无锡纸马的盛衰兴废,无锡纸马能走到今天,得益于陶氏的坚守。陶晓梦的爷爷陶揆均先生擅长山水,多以太湖风光、江南水乡入画,被誉为无锡的“陶太湖”。陶晓梦从小就知道家族历史,2004年上大学后正式跟爷爷学起纸马制作。这些年,陶晓梦传承祖业,成为陶氏纸马第四代传承人,现为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参与《无锡纸马》一书的编撰,收集了一批无锡纸马的珍贵资料。

 

 

陶晓梦认为,无锡纸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传递出浓郁的风土人情,是值得珍视的地方文化活化石。在著名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中,担纲造型设计的美术大师张光宇、张正宇是无锡籍人,他们设计的玉帝造型就来自于无锡纸马的人物造型。

 

本次学习课程,陶老师还像我们展示了纸马的制作流程,并一步步指导师生如何更好的操作。无锡纸马不单纯用手工木版印刷,而是在印成的墨稿之上加以彩绘,还使用类似印戳的小印版进行戳印,以毛笔勾点装饰。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想要完成一张像样的纸马却异常讲究。参加学习的全体师生都积极动手,经过多次尝试也制作出不错的作品。

 

影视学院秉着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和工匠艺人的坚守执着,不断的将各类非遗项目带入校园,鼓励学生不断创造,勇于创新。

 

 
 
进入编辑状态